资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100号提案 答复的函

2025-06-26

资残联函〔2025〕8号



资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100号提案

答复的函

欧阳彦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资阳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建议》(第0100号提案)收悉。我会高度重视,及时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协同研究,落实专人负责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加强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建议办理落实情况

(一)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一是纳入规划统筹考虑。在《资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轨道交通资阳线TOD综合开发专项规划》《资阳市中心城区慢行系统专项规划》及《资阳临空经济区及托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6个详细规划中,对公共服务设施、开敞空间、市政道路、立体过街通道等均明确了无障碍配置要求。二是明确无障碍规划设计要求。在《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中,明确对建筑出入口、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项目无障碍设计提出具体要求。是严格审查和验收。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施工图文件审查、项目竣工验收等环节中,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不予审查通过;对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目前,全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等,基本实现无障碍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并与周边的无障碍设施有效衔接、实现贯通。针对所提出的建设北路海峡大厦到达高国际的道路提升中无盲道的问题,市住建局组织专人实地勘察,并责PPP项目运维公司落实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针对建设南路新建的人行天桥两侧没有无障碍电梯通道的问题,因空间受限,经多方论证,不具备增设无障碍电梯通道设施条件。目前,在建的市民服务中心综合配套建设项目,已规划建设无障碍坡道3个、无障碍电梯7个、无障碍卫生间2个,计划2025年底完工;在建的三贤路及雷音大桥建设项目,已规划建设无障碍通道约16000米,计划20265月完工。2025年拟建的雁北路人行天桥建设项目,已将无障碍电梯通道纳入规划,目前已确定设计方案,预计9月开工,春节前竣工。

(三)下步工作打算。强化部门协作,严格执行《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四川省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设计标准》(DBJ51/T 279-2025等标准,持续把好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关口。

二、关于“加强无障碍设施维护和管理”建议办理落实情况

(一)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一是加强日常巡查处置。加大市容秩序管护和违法建设日常巡查力度,依托城管政风行风监督平台(微信群),及时上传巡查发现的无障碍设施被破坏图片,并督促行业管理部门及业主单位及时修缮整改。二是深化联动整治。开展城管、交警、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执法,对万达、曼购、圣高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区域,对占用、破坏无障碍设施的违法行为,开展不定期集中整治,通过及时劝导处置流动摊贩、拖移非机动车、规范临时便民摊区等疏堵方式,全力维护盲道等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三是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印发《关于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切实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持续将无障碍设施改造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城区公交提升改造、新(改)建公厕、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民生实事紧密结合,一体推动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全市100个客运场站、公交站站台已完成盲道和缘石坡道改造,均实现无障碍进站、设置轮椅通道及无障碍卫生间;46辆公交车设置一级踏板,154辆公交车增设LCD导乘屏;轨道交通5个车站均按照标准配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2025年以来,全市老旧小区累计完成住宅楼出入口无障碍改造35处,改建安全扶手2650米,增设夜间照明470处、休憩座椅33个;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已开工275部,完工152部。针对所提出的万达商圈、曼购商圈、沱东圣高商圈、上西街和平路商业街区等老城区及商业街区的人行道上盲道被非机动车、汽车及临时摊贩等占据的情况,2025年以来,城管、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4次,劝导处置流动摊贩占道、非机动车侵占盲道等违法行为162起,拖移并规范非机动车占用盲道行为50余起。其中,万达广场盲道通行护栏问题和沱东圣高广场盲道被固定阻车桩、宣传栏占用问题已完成整改。

(三)下步工作打算。进一步强化部门履职,严格督促无障碍设施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落实维护和管理责任,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力度,坚决查处任意破坏、非法挤占无障碍设施的单位和个人,确保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对老旧街区、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提升,推进资溪片区老旧街区更新改造项目(一期),拟新建无障碍人行天桥175米,改造修缮人行道15000平方米、增设无障碍坡道1处;实施城市公交提升改造,2025年拟新增低地板一级踏步带翻板公交车50辆;实施公厕改建,2025年拟改建公厕(含无障碍卫生间)9个。

三、关于“提高对残疾人群体社会关注”建议办理落实情况

(一)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等无障碍工作专项培训,指导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提升城市无障碍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二是开展普法宣传。在市容秩序管护日常巡查工作中,强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劝导教育,引导市民提高认识,保护无障碍设施;结合“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节日节点,开展集中宣传、送法上门、普法讲座等活动,提高涉残法律法规社会知晓度,引导公众关注并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2024年以来,全市共计组织开展《残保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涉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13场、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题培训3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推送宣传短信10万余条。2025年,城市管理部门开展普法宣传活8次;市政府残疾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县(区)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走进广场、走进特校、走进社区,开展全民普法“一月一主题”涉残法律法规集中宣传活动3

(三)下步工作打算。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媒体宣传、重要节日节点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重、理解、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四、关于“建立无障碍设施监督和评估机制”建议办理落实情况

(一)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一是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监督参与机制。鼓励工程建设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等环节,邀请残疾人、老年人代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协会等组织,开展意见征询和体验试用等活动。开放无障碍建设意见反馈通道,及时依法处理意见和建议。二是开展无障碍环境评估。依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等标准要求,2024年城市体检中,重点对居住区的住宅单元入口和公园、绿地、广场的无障碍通道、缘石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进行评估。三是建立无障碍督导队伍并开展社会监督。转发省残联、省住建厅《关于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队伍的通知》,推动建立以残疾人代表为主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媒体代表等参与的无障碍监督队伍,常态化开展社会监督,积极反映残疾人需求,协同解决督导发现的问题。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根据2024年城市体检中对无障碍设施的评估结果,逐步、有序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市本级、三个县(区)全覆盖建立无障碍督导员队伍,开展无障碍督导6次,推动解决问题21处。其中,20255月,市、区残联组织开展无障碍督导活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人员,残疾人代表和媒体代表14人参加督导体验活动。

(三)下步工作打算。持续加强无障碍监督工作,利用无障碍建设意见反馈通道,结合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对反映和发现的情况及时处理。学习贯彻20254月新出台的《四川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评估指南(试行)》,逐步推进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评估工作,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宝贵建议,并恳请继续关心、支持全市残疾人事业!


附件:相关整改图片


资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5610


附件

中心城区人行天桥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雁南社区公园无障碍设施设计效果图

圣高广场盲道占用问题整改前

圣高广场盲道占用问题整改后



万达广场盲道通行护栏维护前

万达广场盲道通行护栏维护后

建设北路盲道改造前

建设北路盲道改造后

城管、交警等部门联合执法

涉残法律法规、政策宣传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督导活动